趕在2016年來臨前出發前往香港,這是我第一次到香港旅遊,從小看港劇的我對香港有著許多想像與期待。這一次的旅行很幸運的,有一群認識的香港朋友當地陪,還是這輩子第一次出國自由行完全不用看地圖的呢XD!今天,就是要來跟大家介紹本次旅行的內容與心得,首先我先把我們這次旅行的行程簡單整理如下,方便各位讀者閱讀。
▼旅遊行程表
首先,先來說說香港的聖誕節和台灣有何不同,由於我們落地香港當天正好是平安夜,而我們下榻的地方又在尖沙咀,可以說是香港非常熱鬧繁榮的地方,我們將近十點時到達尖沙咀,此時此刻的香港街道有如台灣的跨年夜,滿街人山人海,街道也都做了交通管制,只容行人通行,另外港鐵(香港地鐵)入口也都有人數的控管,最有趣的是:平安夜竟然還要『倒數』耶!!!根本就是跨年嘛~本篇文章題目既然提到「文化」兩個字啦,那當然不是說假的,這次文章就會以這趟旅行所感受到與學到的香港文化為主軸來分別介紹香港的「玩」與「食」囉。
▼聖誕夜路上裝飾
▼聖誕夜人潮
當天晚上我們原本打算去蘭桂芳,然而平安夜街上的人數實在太出乎我們意料啦,所以只好在尖沙咀找找有沒有類似的酒吧囉,我們來到了諾士佛臺2號(Knutsford Terrace)的酒吧區,原來尖沙咀也有蘭桂芳一樣的酒吧區域耶,誠心推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這邊看看唷。
第二天,我們一早即前往旺角附近吃早餐,早餐是朋友精心事先安排好的『添好運』,什麼!?有沒有聽錯,早餐吃『添好運』?這可一點都沒錯唷,香港人的『港式飲茶』都是早茶,意思就是當早餐吃啦~我們可是一大早到門口時就已經有一大堆人在排隊了呢!話說,雖然台灣也有添好運(我是沒有吃過),但是聽說香港的口味吃起來完全不一樣!我想應該是比較好吃吧:)
以下列舉幾樣我認為比較特別又好吃的東西:
▼1號:酥皮焗叉燒包(沒錯!這看起來有點像菠蘿麵包的點心,其實是鹹的叉燒包唷!)
▼2號:忘了名字。
▼3號:雜菜炸春卷
▼4號:鮮蝦燒賣皇
▼5號:香滑馬拉糕
(可惜沒有拍到照片)
另外,通常你在香港餐廳他都會給你一大壺茶(注意,是茶。)這茶最主要的功用就是要給你『洗餐具』用的(不是洗手唷),當然同時也可以拿來喝,聽香港朋友說他們通常都會覺得吃飯前不洗一下餐具很髒呢!
接著,我們前往旺角、女人街地帶,這邊我覺得有點像是高雄的新崛江,帶的東西多半是夜市貨,然而也要小心被騙唷,我們當天晚上馬上就看到一則新聞在說旺角的攤販賣隨身碟(卡通造型)很多是假貨,拿回去是不能用的,這點要注意,但是這邊的東西是真的都不貴唷:)旺角區域也發展特色街道,通常一條街會專賣某種商品,例如:鞋子街、金魚街等等,也是別有一番景象。
晚上,我們從朋友家辦完Party後,隨即到維多莉雅港周邊來看聖誕燈飾,聖誕夜晚的香港真的很有佳節的氣氛呢,街道、港口邊到處掛滿燈飾、聖誕佈置,走在路上隨處聞得到聖誕節的味道,我很好奇,為何他們聖誕節像過新年一般,好像隔天都不用工作、上課,每個人都很悠閒自在,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們的大學生從聖誕節前就開始放假了,會一路放到隔年一月中,乍聽之下真的很幸福呢:)然而,他們就沒有我們所謂的寒假囉,2月的時候就僅僅放農曆新年6天而已。
▼是腦筋急轉彎的樂樂
▼五光十色的維多莉雅港
▼尖沙咀鐘樓(正式名稱 是前九廣鐵路鐘樓,據說以前是火車站的一部分)
第三天,我們一早先到蘭芳園吃早餐,可能生意太好、客人又太多吧,所以老闆的態度不是很好,但其實如果你跟他說「唔該」(廣東話謝謝的意思),他對你的態度還是不錯的:)蘭芳園是香港有名的茶餐廳(茶餐廳和港式飲茶不同,我以前都搞不清楚),非常推薦它的「絲襪奶茶」,聽說絲襪奶茶的作法有點類似印度拉茶,像這樣「拉」的動作是為了讓奶茶的口感更滑順(據說他們喝喜歡口感像水,但味道是奶茶的奶茶)。另外,相信很多人也有聽過「鴛鴦奶茶」,其實鴛鴦奶茶是加了咖啡的奶茶唷,不過可惜這次來香港沒機會品嚐。
▼往蘭芳園路上經過的石板街
▼蘭芳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