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s.jpeg

上週末因為家族裡舉辦的端午節活動,有機會與家族裡的表哥、表姐們聚會,在這次活動裡我和姊姊安排了一小短時間讓家人們有機會說說自己過去一年發生的事與對未來的展望,我們希望藉著這樣的活動,讓家人間能有更深刻的了解。

有趣的是,現場許多人都提到了孩子的問題,我表哥、表姐的小孩從剛出生不久到高中剛畢業都有,每個階段大家對於孩子的問題不盡相同,但我發現可以大致上歸為兩類:

第一類是針對小小孩教養的問題,問題聚焦在強調讓孩子自由民主發展的成長環境下,父母該如何拿捏民主與放任的界線,不希望打罵的小孩卻又擔心把孩子寵壞,這讓新一代年輕父母在許多教養情境下覺得兩難。

第二類是針對國高中孩子未來方向的問題,即使父母重視孩子的興趣發展,但孩子根本找不到自己的興趣方向,這使得多數父母們不知道是該給孩子建議選擇的科系呢,還是任由他自由選擇。

針對以上問題,正好也是我自己近兩、三年來不斷思考的社會議題,雖然我並非教育專家、更非為人父母,但我從對於我母親與我互動的觀察,以及自己長期以來接觸教育議題、閱讀教育相關書籍、參加教育機構、教育議題學術研討會等經驗與所見所聞出發,嘗試提出自己對於以上兩個問題的一些心得與建議,或許並非完美的解決之道,但希望能作為一個引線,吸引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探討這些問題。

螢幕快照 2017-06-08 下午1.29.42.png

首先,針對第一類問題:民主與放任的界線。我想對象需要再進一步細分成尚不能正常言語、溝通的孩子,以及成長到幼稚園階段,已經能與之溝通的孩子兩種來討論。先以幼稚園階段小孩來說,台灣現行民主教育已行之有年,其實家庭和學校、社會對於民主的概念並不遙遠,或可以從現行台灣的民主體制、本質來思考,或以實驗教育(例如:全人中學)的案例來參照學習(延伸閱讀:劉若凡《成為他自己》

就民主本質來說,民主並非放任,重點在於領導者把自己的身段與權力下放到與公民一樣的位置,每個在社會中的個人都有發表自身意見、做出選擇、為自己人生負責的權力與義務(不是只有權力),引領我們國家社會發展的根本在於一個基於所有人民共識的前提下運作,因此我們擁有憲法來保障每個人的自由,也有合法的程序能夠改變法律的內容,使之隨著時代變遷更替,以適應時代的轉變。

以全人中學發展的例子來說,最早全人強調學生自由、自主的學習,因此沒有固定的課表,更沒有太多的校規,然而學校卻因此進入混亂期,學生之間變成以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運作,至此全人引入法治的概念,學校組成學生議會,解決校內人與人之間紛爭的問題,學生必須學會這個世界上並非只有你一個人,你需要學會如何與人相處。

把這樣民主的理念放置於家庭之中,我想道理是相似的,對於能夠溝通的孩子來說,長大以後他需要面對的依然是這個民主社會一樣的運作邏輯,他有人生的自由,但也須為自己的行為與人生負責。此時,借助法治的概念我想或許是一項解決之道,父母可以嘗試與孩子溝通,分清楚什麼是「需要」、什麼是「想要」,對於未成年孩子來說需要是父母的責任(例如:三餐的需求、關愛的需求),但對於「想要」,孩子需要學習對自己的「想要」負責,「想要」不是達不到的目標,而是要靠著自己的努力才能滿足。因此,父母或可與孩子約法三章、建立溝通管道,對於孩子的「需要」父母無條件的給予,但對於孩子的「想要」,則是有條件的付出。

另一方面,需要強調的是,法律是隨時代更替的,並非一層不變,因此建立溝通、申訴的管道與法律本身一樣重要,當孩子覺得某條家裡的規定不合理時,鼓勵他說出自己的觀點,放下身段,彼此協商,如果規定不合理就改正,讓孩子覺得你是一位開明可以坦誠說話的爸媽。

15722990197_34d209dacb_b.jpg

上述的做法有兩點值得提醒的關鍵,這兩樣關鍵是我從我媽媽身上學來的,我覺得也是許多父母容易忽略的。

第一點,法律是最高原則,許多父母以為法律規範是拿來規範孩子的,其實不然,法律應該是比任何人都要高位階的指導原則,應該是全家人必須共同遵守的道理,因此「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如果父母自己不能以身作則,孩子最後也會屏棄一起訂定的法律,視之如無物。

第二點,溝通是雙向的,許多父母以為溝通就是問孩子在想什麼、在學校裡在做什麼,但是常常會忽略分享自己的想法與生活給自己的孩子,因此這樣的溝通只做了一半,久而久之,孩子其實對父母一點也不了解,孩子長大了甚至覺得父母只是想掌握情報,然後加以管教,「以溝通之名,行控制之實」,最後孩子只好關起溝通的大門,不願與父母分享自己心中的世界。

接下來,可以把上面的概念延伸至還未上幼稚園的幼兒,大家應該會發現這樣的小孩根本連話可能都還說不好,該如何溝通、約法三章。因此,我認為重點不在法條本身,而是對於民主教育的整體概念,如果我們最終是希望孩子長大以後能夠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能夠認識到世界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則小小小孩可以以此準則帶領他,父母間需要先建立默契,以一致的行為對待孩子,把要教給孩子的東西,作為自己生活的準則,只要以身作則,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建立與社會互動(父母是孩子最早的社會互動對象)的規則,學習家庭裡同一套的社會規範。(延伸閱讀:洪蘭、蔡穎卿《從收穫問耕耘,腳踏實地談教育》

7704609288_14d335dd87_b.jpg

再來,針對第二類問題:國高中孩子對人生的迷惘。我相信這也是許多大學生或現代青年的迷惘,對我自己而言,我正是因為這個迷惘而開始關心教育議題,讀了、看了、聽了這麼多的教育論述、前輩經驗,我相信自己過去的努力不會白費,因此在這些經驗當中我希望能提出一點點自己的見解供大家參考。

我認為台灣高中以前的教育有一個現象,以車子來比喻人生的話,就好像大家很努力的不斷幫車子加油,但是卻從來沒有把車子開出去過,所以當油加滿了,或是有足夠的油之後,自己卻不知道該把車子開向何方,因為駕駛員對外面的世界一點也不了解。

在國高中階段,不管是父母或孩子通常會有一種觀念,就是不管外面世界長什麼樣子,我先努力把油添多一點,這樣以後我就有很多選擇,要開去多遠的地方都可以,但是卻從來沒有真正走出車庫去看看。所以當真的等到你可以開車了以後,自己要去哪都不知道。

因此,我認為在求學的過程中,應該在有一點油了以後就開出去看看吧,看到世界吸引人的地方,孩子才有動力繼續加油,有了多一點油,就再開遠一點去探索看看,然後再加油。因此探索世界與努力唸書兩者應該不可偏廢,如果孩子只是整天在家死讀書,就好比駕駛員每天在車庫低著頭不斷加油,但是從來沒有真的開過車去看看世界的樣子。我建議父母可以多讓孩子去探索世界的多樣性,我相信每個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對世界感到好奇的,只是環境壓抑了他的好奇心。

3285710885_8d5acf017f_b.jpg

因此,我認為父母可以做的第一件事是當孩子對世界展現一丁點兒好奇的時候,不管這個好奇在大人眼裡看起來多荒謬,對孩子而言都是他的全世界,就讓他去摸、去撞、去走走看吧,然後在他成功時鼓勵他,當他失敗時安慰他、陪伴他。

第二件事是與孩子分享自己的世界,讓他有機會看見你看見的世界,此時如果父母的世界越豐富、越多采多姿,則孩子也會看見並學習那樣豐富的世界;反之,如果父母的人生只有工作、看電視,那對孩子來說,人生只有讀書、考試、打電動也就沒什麼奇怪了吧。

第三件事是讓孩子有機會去看見自己與社會的連結,不管是透過新聞媒體、網路資訊、與人對談、參加活動,創造孩子與社會的連結才能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在社會上的價值與定位,此時其實父母不用強迫孩子做什麼,而是給孩子機會,讓他自己去摸索即可;又或者可以與孩子討論社會議題、針貶時事,也是一項可行的方法,但這個時候重點在於「傾聽他的想法,而不是去強調自己的觀點」。(延伸資訊:開放個人經驗平台IOH

最後,除了父母以外,對於即將升上大學的孩子,我認為可以多接觸不同的事物,大學是一個相對於國高中開放的環境,可以參加社團、出國交換、參加系上活動、與朋友出去玩、寒暑假參加實習、擔任國際志工、學習外宿打理自己的生活、談一場認真的戀愛等等都是很棒探索人生的方式,如果只過著限於學業的生活(當然學業也要顧,但不是唯一),就真的枉費大學四年的人生了。

driving-730409_960_720.jpg

以上是我對兩個問題的淺見,實際上我覺得很不好意思,因為我沒有太多實務經驗,只是提出一些概念,我相信實際上操作起來應該相當困難,真實的狀況更暗藏許多眉眉角角。因此,我僅僅是希望這些想法能夠創造一些討論的契機,更歡迎有經驗的爸媽、教育者分享想法,提供建議,謝謝。

 

文/小熊秘書

圖/網路圖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教育 教養 孩子的未來
    全站熱搜

    小熊秘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